文/王昕 海内外华人均以“龙”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水墨,即“水墨画”,则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用水墨形式写书法,并能蔚然大观,王守乾先生独占鳌头。酝酿十年,历经三载精心打磨成型的水墨百龙图,是王守乾先生书法艺术的崭新探索和精彩展现。 一笔一画翰墨情 梅花香自苦寒来 王守乾,出生在沂蒙老区一个农民家庭,按王氏族谱记载,为王羲之第51代孙。其父王进贤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家,受其熏陶,王守乾自幼喜欢书法,醉心墨田,如醉如痴,至今四十多年初心不移。曾经日练字十五六小时,曾经每天书写二百余幅书法,其用功之深,世所罕见。其让人眼花缭乱的获奖证书,200多次省级以上入展、获奖成就,让人叹为观止,肃然起敬。王守乾低调内敛,谦虚谨慎。面对众人的推崇,他谦虚地说,他的艺术之路刚刚步入正途,他永远是学生,不敢妄自尊大,不敢好为人师。回顾四十年如一日的书法求索之旅,他衷心感谢父亲王进贤先生的引领和扶助,感谢爱人陈金花女士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无条件的支持。家和万事兴,温馨和睦的家庭是事业启航的港湾和加油站。王守乾先生能有今日耀眼成就,家庭是他腾飞的坚强后盾! 父慈子孝传佳话 “城西二王”美名扬 王守乾,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兰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结业于北京荣宝斋画院清华美院张旭光书法导师班,全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中书协会书法培训中心,跟随张旭光导师脱产学习二年,受教于欧阳中石、言恭达、刘洪彪、胡立民、高庆春、刘京闻诸位老师。2015年随清华大学美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钱守宽工作室赴日韩进行文化交流。2018年随临沂市政府文化代表团出访日本进行东京都美术馆第19回国际书画交流。 心底无私天地宽 翰墨结缘朋友多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当全国各地邀约不断,当日益在各种书画活动中举足轻重,王守乾没有沾沾自喜。书圣先人在前,众多名家大家在前,父亲和众位老师在前,艺术之路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岂敢造次?但是,几十年艺海泛舟,艺术自信和文化自信确实满满当当的。融百家之长,成一家之书风,王守乾做到了。 倾囊相授不自夸 宝泉碑林翰墨香 笔耕墨耘四十多年,王守乾先生把真、草、隶、篆等集于一身,书风带有“二王”书法俊逸之神韵,又有颜体之伟岸豪迈。他的笔法遒厚谨严,笔力沉稳雄健,笔随意走,浓淡干湿,墨韵天成。他的行草《沁园春・雪》,笔走龙蛇,龙啸九天,力透纸背而不洇溻。他的小楷《道德经》,端庄典雅,尽显几十年勤学苦练之艺术功底。尤其是历经多年沉淀酝酿、三年精心打磨的水墨百龙图,一经推出,好评如潮。 龙翔九天作品一 龙翔九天作品二 王守乾的水墨百龙图师承老师李传英。李传英(1943-2000),男,山东省临沂人。毕业于临沂农校,退休前为兰山区农业局农艺师。李传英先生自幼爱好书法,承家教,五岁即写颜柳大楷;十五岁学隶书,初宗《曹全碑》,后学《石门颂》;二十岁后写行草,宗法张旭、怀素;三十岁始攻小楷,直取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文征明四大家之长;四十岁后写榜书。其大楷工整舒展,小楷灵秀温雅,隶书古朴老健,榜书气势沉雄。创作书法艺术作品“江山如画”四个大字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第三集,并被中国中外名人研究中心授予“中国当代知名书法家”称号;一个“龍”字在中国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上被中国文联认定授予“国家特别等级作品”。 龙翔九天作品三 龙翔九天作品四 王守乾的父亲王进贤与李传英友好,两家村庄相邻,王守乾自幼喜欢书法,十几岁时,写了几个字让父亲拿给李传英看。李传英看了,十分高兴,愿意收徒,王守乾于是拜李传英为师。尽管没有正式举行拜师仪式,但以师徒相称,悉心教导。有了名师指点,王守乾书法学习日新月异,两年后便在临沂市兰山区书展中荣获二等奖。这也是王守乾艺术生涯的起点。多年后,功成名就,王守乾依然对启蒙老师李传英念念不忘。李传英老师英年早逝,留下太多遗憾,徒弟王守乾为了纪念、感恩老师,始终牢记老师教导,沿着老师指引的做人、学书之道,矢志不移。李传英老师曾用功临贴,结合对音乐、戏曲、 绘画的喜爱和对诗词、古文学、历史学的文化沉淀,创作出了令人惊艳的“百龍”图。 龙翔九天作品五 龙翔九天作品六 王守乾初学书法,就对“百龍”图兴趣盎然。宋代画家董羽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在中华,龙文化、龙的传说蕴涵着中国人所重视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互主体观的诉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龙是正义的化身,炎黄子孙赋予龙诸多美好善良之心性。龙之形象几乎活跃于各个层面和领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是理想中英雄之典型。面对龙的形象,龙图腾,民族精神,王守乾日思夜想,千锤百炼,历经十几年研究,三年潜心打磨,终于演化出自己独具一格的“百龙图”。他的百龙图辗转腾挪,浓墨重彩,大气磅礴,“龙”的彪悍之气和腾飞之姿,跃然纸上。加上墨的浓淡变化, 更显得天马行空,能上九天揽月,能潜深渊捉鳖的磅礴之气。飞龙,腾龙,奔龙,游龙,卧龙,盘龙,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百龍”的用笔既传统又开放,跌荡起伏, 使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又如饮甘露,心情酣畅。 龙翔九天作品七 龙翔九天作品八 百福图,百寿图,百禄图,写者众多,出彩者不少。而百龙图,则不是一般书家所能驾驭的。写三个五个形态各异的龙字并不难;写出十几个,就不易了;能写出二三十个为别人认可的龙字,难度很大;王守乾如今能写出一百四五十个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龙字。他不满足,还在钻研,还在揣摩,还在创造,王守乾的近期目标是争取创造出二百个各具特色的书法“龙”字。他写的“龙”字,是书法,是创造,不是信手涂鸦,不是哗众取宠的丑书乱书。高山仰止,叹为观止,身心愉悦,豪情万丈——王守乾先生的书法百龙图,是催人奋发图强的战鼓,是赏心悦目的艺术体验,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龙翔九天作品九 龙翔九天作品十 没有传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创新,就会固步自封,脱离时代。王守乾既注重传统书法的赓续,又赋予其书法现代性与时代感。他以为,书法的现代性,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现代化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感。讴歌祖国,歌颂真善美,为人民大众创作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王守乾脚踩大地,倾听群众的心声,呼吸泥土的芳芳,积极参与全国各地书展和送文化下乡。 龙翔九天之十一 龙翔九天之十二 随着书法艺术的锤炼、精深,王守乾用笔意在笔先,笔到神至,随意挥洒却每每佳作纷呈。其艺术成就有目共睹,其为人处世在书圣故里,业内业外,有口皆碑。古有书圣二王,今有书法家“城西二王”王进贤、王守乾,父慈子孝,亦师亦友,传为佳话。 龙翔九天之十三 龙翔九天之十四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王守乾潜心钻研,探究艺术大海的浩瀚精深,守成创新,在不断完善自我的理念主导下,深层次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真谛,一步一个脚印地迈进书法艺术的殿堂。百龙图,是王守乾几十年书法艺术功底的一次探底,也是更高艺术追求的起点。 王守乾先生百龙图一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