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意长沂蒙魂。经过数月的整理、润色、定稿、印刷等一系列程序,我的文集《魂牵沂蒙》终于赶在2023年七一前出版问世了。不久,她将和文学同仁、文朋诗友见面,奉献给广大读者面前,也算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给党的生日的一个献礼。 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是一名上海知青,在54年前的1969年,曾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响应党和祖国的召唤,从上海远赴云贵高原的贵州山区农村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我宝贵的十年青春年华,奉献给那黔山贵水。1980年因工作需要,回到了山东沂蒙山区,扎根落户。从那一刻起,笔者就深深眷恋这片红色的热土,四十余载与这里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在基层工作几十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新闻宣传。那些年,我任劳任怨,競競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总觉自己做的不够多,不够好,党和政府却给了我太多的荣誉和奖励。我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好事,只是尽了一位普通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我自觉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战地黄花分外香 退休后,我继续在写作的道路上跋涉。我深深的体会到:要写好一篇弘扬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文学作品,要用一颗诚挚的心去感受、去讴歌、去投入,我经常采访时热血沸腾,写作时热泪盈眶……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几年来,巍逶八百里蒙山沂水,大青山、孟良崮、苏家崮、厉家寨、知青村、岱崮地貌采风,南茶北引的袁春山,好书记周云飞,书香校长朱孔军,沂蒙煎饼姐,热心公益慈善的草帽姐,警官作家陈淑汉等,革命圣地,田间地头,记录了笔者火热的心,忙碌的身影,闪光的足迹。 中华儿女多奇志 写写沂蒙精神沐浴下的发光发热的小人物,写写草根英雄的故事,我感到生活充实。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文笔羞涩,常感力不从心,但我依然矢志不渝,在文学道路上艰难跋涉,披荆斩棘。 敢叫日月换新天 有一次无意中翻看,多年来用过的稿纸竟然有上千张!我那时突然有了收集文稿打印成册的想法,便有了《魂牵沂蒙》这本文集。 此情可待成追忆 此时此刻,特别要感谢《书法报》青岛站副站长、当前十分火爆的大家有约网主编王昕先生!王老师天赋异禀,才华横溢,是资深媒体人,诗人,作家,我受他的影响比较深,因而成为了笔者的良师益友,精神支柱,这次为出版文集,一书,他又亲自为我写了序言,为文集锦上添花,增光添彩,作了中肯的评价,也给予我赞扬和勉励,其实笔者哪有王主编说得那样好啊!我们一起风雨同舟,砥砺前行的那段生活的浪花,在书圣故里,沂蒙大地被传为佳话,奉为美谈,令人羡慕。 我爱北京天安门 再次感谢著名警官作家大汉雄风陈淑汉先生,著名警官书法家曹际玉先生,《临沂广播电视报》主编、作家张辉老师……知青战友王金龙,文友张东霞等多次督促笔者出文集,给读者、文友及后人留下些精神财富,在此一并感谢。 最美不过夕阳红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文笔拙劣,虽然把一些作品结集成书了,但是依然是诚惶诚恐,惴惴不安,我不是怕广大读者笑话我文笔羞涩,而是害怕辜负了文朋诗友的期望和厚爱!我的文集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